馬德華:想當(dāng)英雄卻成丑角 因豬八戒角色轉(zhuǎn)變?nèi)松?/h1>
2019年04月12日08:32 | 來源:廣州日報
小字號
馬德華
86版《西游記》劇照
86版《西游記》中的馬德華
央視86版《西游記》自開播以來,重播率居高不下,30多年間始終都是當(dāng)之無愧的“爆款”。
觀眾們既癡迷于孫悟空那沖鋒在前、斬妖除魔的叱吒風(fēng)云,也同樣無比喜愛在他身后那位肥頭大耳、丑態(tài)百出的“二師兄”豬八戒。在豬八戒那副令人忍俊不禁的皮囊之下,是表演藝術(shù)家馬德華的傾力演繹。
1982年,本是戲曲演員出身的馬德華,遇到了這個改變他人生軌跡的角色。
近日,馬德華帶著首部自傳《悟能》來到廣州購書中心,與讀者們分享他的人生感悟,并接受了本報專訪。
步入古稀之年的“二師兄”坦言,一路走來體會良多,他花了整整20年的時間去沉淀。“回首成長的道路,我是那么平凡又幸運。如果你看過《西游記》,因為八戒這個角色大笑過,那我的平凡便因為你們的喜歡而變得偉大。”
簡介:馬德華,我國著名表演藝術(shù)家,國家一級演員,央視86版《西游記》中豬八戒的扮演者。2015年榮獲“德藝雙馨終身成就獎”稱號;2018年榮獲“中國金風(fēng)箏國際微電影獎”。
4月的廣州已開啟高溫模式。聽聞“二師兄”要來,廣州購書中心內(nèi)熱鬧非常,分享會現(xiàn)場早早便座無虛席。
當(dāng)74歲的馬德華走上臺時,雖然沒有化妝,但他標(biāo)志性的聲音和體態(tài),依然能讓臺下的觀眾們一秒“入戲”,捧腹大笑起來。因為在人們心中,早已將馬德華與豬八戒畫上了等號。
“年齡不成問題”
作為演員,能遇上央視86版《西游記》這部經(jīng)典,馬德華是幸運的。
“我最初進(jìn)劇組就像一個小學(xué)生,是在導(dǎo)演和劇組同仁的幫助下才把豬八戒給演好的。當(dāng)時閱歷太少還悟不出什么,我得等我在這條道路上再走遠(yuǎn)一些才能跟大家分享經(jīng)驗。”馬德華說。
此后,他嘗試了不同的影視角色,也重拾了戲曲這門“老本行”,但無論他去到哪,從事何種表演,始終是籠罩在“八戒”的光環(huán)之下。
年歲漸長,馬德華才慢慢釋懷,尤其是他看到了身邊很多資深的演員一輩子認(rèn)認(rèn)真真地都在演小角色,甘當(dāng)“綠葉”,這讓他意識到,自己就算一輩子只演好了豬八戒這個角色,也不見得是一件壞事。“如果說我一生只擅長做一件事,那我將其堅持下去,做到極致,觀眾能喜歡,能記得曾經(jīng)有過這樣一個演員,我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呢?”
在分享會現(xiàn)場,馬德華邊說邊手舞足蹈,幾個出其不意的芭蕾舞動作引來臺下哄堂大笑。原來早在拍《西游記》的時候,馬德華就有跳芭蕾舞的愛好,后來還因此登上過春晚舞臺獲得滿堂喝彩;在沒有拍戲的日子里,他也保持著對生活的好奇,近些年又開始學(xué)習(xí)書法和畫畫。
至于自己這輩子最擅長的“二師兄”,馬德華依然在堅守與探索。他不時會以豬八戒的扮相登上舞臺,并嘗試不一樣的表演內(nèi)容;至于將來,馬德華表示如果還有《西游記》相關(guān)的作品需要他出演,他也將全力以赴。“有人擔(dān)心我年齡大了,但我覺得現(xiàn)在才正是干事的時候,年齡不成問題。”
“曾經(jīng)也有個英雄夢”
馬德華說,自己從小就是一個戲癡。
祖籍山東德州的他,1945年出生于北京。從小家風(fēng)嚴(yán)謹(jǐn),母親為他取名德華,寓意他“厚德載物、才華橫溢”;父親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也知道要把兒子培養(yǎng)成文武雙全的新時代青年,所以馬德華從小就被逼著學(xué)武術(shù),常常是天還沒亮就“聞雞起舞”,練完兩個小時武術(shù)才能吃上早點,然后才去上學(xué)。
馬德華練武后不久,無意中第一次接觸到了戲曲,他被臺上那光彩奪目的戲服、千奇百怪的臉譜深深震撼,此后“一聽見胡琴響就停下不走了”。那時的馬德華常把自己幻想成臺上的關(guān)羽、包公,邊看戲邊做著英雄夢。盡管父親極力反對他學(xué)戲曲,但他心里已經(jīng)將戲曲認(rèn)定為自己喜歡的東西。
在演藝的道路上,馬德華一心想考入當(dāng)時的中國京劇院,但無論他怎么哀求,父親就是不同意,甚至為了怕他偷偷報名還把家中的戶口本藏了起來。最后還是在母親的“幫助”下,馬德華才“偷”出家里的戶口本,順利報了名過了面試關(guān),走上了藝術(shù)生涯。
后來中國京劇院與北方昆曲劇院合并,要調(diào)馬德華去轉(zhuǎn)型學(xué)習(xí)昆曲,他在經(jīng)歷了思想斗爭后說服了自己。來到北昆后,馬德華沒能如愿當(dāng)上武生,被安排演了多個戲份不重的丑角。在那里,他從小夢想自己的戲臺英雄形象被徹底顛覆了。
“我的一位‘昆丑’老師跟我說,德華,這戲臺和世界一樣,沒那么多英雄好漢。咱們雖然演丑角,但這‘丑’不是丑陋,而是詼諧可愛的意思。舞臺上沒有小角色,只要你用心去演,丑角也有他的可愛之處。”馬德華說。
自此以后馬德華豁然開朗,學(xué)會了在戲臺上演小人物,每次都把包袱抖得格外響,觀眾們都因這個年輕的丑角而哈哈大笑。好奇心極強的他開始觸類旁通,愿意接觸更多的劇種,遇到語言不通的戲劇他也能津津有味地看上好幾遍,悟出其中奧妙。他不再抱怨生活際遇,懂得了隨遇而安。
因“豬八戒”角色轉(zhuǎn)變?nèi)松?/p>
遇見央視86版《西游記》,馬德華認(rèn)為這是自己生命中最閃亮的一段旅程。
1982年,北方昆曲劇院決定排演《孫悟空大鬧芭蕉洞》,劇中的丑角莫過于豬八戒了,劇院自然想到了馬德華。彼時的馬德華已經(jīng)在“昆丑”的道路上頗有造詣,不再滿足于讓角色只會出丑耍滑稽,他觀摩了很多老前輩的演出資料,并從恩師郝鳴超那里得到指點——戲里的人物不能演臟了。
因為飾演“豬八戒”,馬德華迎來了人生的重大轉(zhuǎn)折點。同年恰逢電視劇《西游記》劇組招演員,同事們都建議他去試一試。交了報名材料后,馬德華在面試現(xiàn)場,遇到了自己一生的“伯樂”楊潔導(dǎo)演。楊潔導(dǎo)演對于馬德華的戲劇表演早有耳聞,她讓馬德華在現(xiàn)場給大家來一段,但要求讓馬德華放下戲臺上的套路。“我琢磨了一下,導(dǎo)演既然想要戲曲演員來演這個角色,又不要那些程式化的動作,那就是要讓我按生活化的方式來演豬八戒。” 馬德華現(xiàn)編了幾句既像戲詞,又不是戲詞的臺詞,忐忑不安地演了一個“生活化”的豬八戒,把導(dǎo)演給看樂了。
拍電視劇與戲曲不同,化妝上更要下工夫,為了能將角色演活,導(dǎo)演提出豬八戒必須擬人化、要可愛。經(jīng)過化妝師一番苦心設(shè)計,用硫化乳膠做出了“豬面”、做出了“肚子”,這才有了后來那個“肥頭大耳肚子圓”的豬八戒。這個造型陪伴馬德華走過了整整六年的“取經(jīng)路”,也影響了他一生。
拍攝經(jīng)歷“九九八十一難”
在六年的拍攝中,馬德華每個夏天都特別難熬,戴上“肚子”的他如同在身上裹了幾層厚棉被,身上的汗都無處蒸發(fā),他的“肚子”還因此一度發(fā)霉;更難受的是臉上的汗珠,由于膠水把面具牢牢鎖在了臉上,額頭上的汗珠只能順著流到他眼睛里,鼻子上的汗則流到他嘴里,“當(dāng)時嘴里都是汗水混著乳膠的那種又苦又澀的味道。”
到了中午的飯點,由于戲沒拍完不能拆面具,吃不了飯的馬德華只能與“猴哥”一起挨餓,盼著劇組其他人趕緊吃完飯繼續(xù)開拍。“所以在我們劇組里大家吃飯都跟打仗似的,很快就解決一餐。”
央視86版《西游記》最終成為幾代人心目中的經(jīng)典。作為“二師兄”的馬德華吃的苦更多——吊鋼絲“飛行”的時候掉落摔傷、在江中撈經(jīng)書的時候差點被水流沖走、拍打戲的時候后腦勺被錘子砸傷、被“小白龍”誤踢到骨裂……再加上劇組長年奔波在全國各地拍攝,路上遇到的種種突發(fā)情況,馬德華可謂真的經(jīng)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的磨煉。
如今馬德華對于這段歲月卻滿是感激,當(dāng)時整個劇組到后面都有這種認(rèn)識,常提到的一句話就是“痛并快樂著”。
他回憶說,劇組有一個“習(xí)慣”:不管每天的工作量多大,拍了多長時間,收工回到駐地后,所有人都顧不得卸妝,全部集合到某一個房間里看當(dāng)天的回放。“那種感覺是最幸福的。”
“豬八戒不完美卻接地氣”
馬德華說,豬八戒這個角色是他的“福星”。
剛接到這個“又丑、又懶、又好色”的角色時,他的第一反應(yīng)也是討厭的。
但恩師的教誨讓他懂得,演員的天職就是要“演什么像什么”,不管喜不喜歡,一旦角色交到手上,就要去深入了解。
豬八戒原本是天庭的天蓬元帥,因為貪杯犯錯被打入凡塵誤投了豬胎,才有了這么一個“豬頭人身”的形象。馬德華既要兼顧這個角色身上具備的“神”“人”“豬”等特征,還要把豬八戒身上的缺點都展現(xiàn)出來;而導(dǎo)演組的要求是要讓這個角色可愛,所以馬德華還不能把豬八戒的“色”詮釋成低俗,反而是要把角色的格調(diào)給升上去,這才有了劇中風(fēng)流倜儻的天蓬元帥,以及“有色心沒色膽”的豬八戒。
“如果說唐僧代表的是精神,孫悟空代表的是力量,那豬八戒代表的就是欲望,而我就是要去把他那些不好的欲望給遏制住。”馬德華說。
馬德華認(rèn)為,豬八戒的身上其實有著每個普通人的影子,正是因為大家在他的身上看到了種種的不完美,看到了他的好吃懶做、拖延癥、好逸惡勞、在情感和事業(yè)上的糾結(jié),才讓更多的人喜歡上了這個角色。
“豬八戒這個角色其實不笨,表面上看呆頭呆腦,但實際上很有自知之明;他對師傅忠心耿耿,嘴上很多次喊著要分家,但一次都沒真正分開過;表面上看不起孫悟空,但他心里知道,只有大師兄才能消滅妖怪;他看上去貪吃,實際上他只是能吃,有啥吃啥,從不挑肥揀瘦。”
說起豬八戒的美德,馬德華如數(shù)家珍,在他心里,豬八戒就是一個非常接地氣而又充滿正能量的形象。
對話馬德華:
看《西游記》重播總有新體會
廣州日報:您對廣州這座城市的印象如何?
馬德華:我16歲那年已經(jīng)跟隨戲劇團來過廣州演出,當(dāng)時就深深愛上了這座城市,前前后后也來過無數(shù)次了。我記得那是我頭一回坐火車能直接坐到城里頭來,以前全中國就沒有這樣的火車站,那時候一進(jìn)城就感覺到處都是鮮花怒放,我心里頭就特別舒服,還沒下火車就打開車窗聞花香了。在廣州演出的時候我天天能聞到花香,特別有享受,唯一讓我感覺緊張就是這里蚊子多,你就算躲在蚊帳里,只要靠著蚊帳它都能把你叮上。
廣州日報:您從豬八戒身上學(xué)到了什么?
馬德華:很多,比如知足常樂,遇到困難能看得開,但最重要的還是學(xué)會了感恩。你看豬八戒雖然表面上看不起孫悟空,但他知道是孫悟空把他帶到了師傅門下,這一點雖然通篇沒有表現(xiàn)出來,但實際上那種感恩之情是存在的,就算他經(jīng)常瞎起哄,在師傅面前打小報告,但真到唐僧給孫悟空念緊箍咒了,他又不忍心,開始幫大師兄求情。所以他內(nèi)心很善良、重感情。
廣州日報:央視86版《西游記》每年都重播,您會去看嗎?有沒有什么新的體會?
馬德華:大家都在看重播的時候我也會看,也會發(fā)現(xiàn)一些當(dāng)年的不足,比如豬八戒最早在遇到高小姐的時候是變成正常人的,但我那時候的表演方法還是像豬八戒,就不像一個正常人跟女孩子相處的那種感覺,會覺得有些許的遺憾,但影視本來就是一種遺憾藝術(shù)。反復(fù)地看重播確實也能感悟到一些新的東西。
廣州日報:聽說您有計劃塑造一個不一樣的八戒?
馬德華:我覺得豬八戒這個人物可塑性極強,他就是一個老百姓,普通人身上的缺點毛病他都有。你說他好吧,他又愛貪小便宜,但他也確實具備一些優(yōu)點和美德,就是這么一個矛盾體,所以我覺得這個角色可發(fā)掘的空間還很大,之前一直也想做這個事情。
廣州日報:您74歲高齡了還如此活力四射,有何保養(yǎng)秘訣?
馬德華:其實沒什么秘訣,就是保持一顆童心。很多事情我不太去琢磨,我嫌太累了,就像八戒一樣,笑對人生就好。(蔡凌躍)
(責(zé)編:李慧博、吳亞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guān)新聞
馬德華
86版《西游記》劇照
86版《西游記》中的馬德華
央視86版《西游記》自開播以來,重播率居高不下,30多年間始終都是當(dāng)之無愧的“爆款”。
觀眾們既癡迷于孫悟空那沖鋒在前、斬妖除魔的叱吒風(fēng)云,也同樣無比喜愛在他身后那位肥頭大耳、丑態(tài)百出的“二師兄”豬八戒。在豬八戒那副令人忍俊不禁的皮囊之下,是表演藝術(shù)家馬德華的傾力演繹。
1982年,本是戲曲演員出身的馬德華,遇到了這個改變他人生軌跡的角色。
近日,馬德華帶著首部自傳《悟能》來到廣州購書中心,與讀者們分享他的人生感悟,并接受了本報專訪。
步入古稀之年的“二師兄”坦言,一路走來體會良多,他花了整整20年的時間去沉淀。“回首成長的道路,我是那么平凡又幸運。如果你看過《西游記》,因為八戒這個角色大笑過,那我的平凡便因為你們的喜歡而變得偉大。”
簡介:馬德華,我國著名表演藝術(shù)家,國家一級演員,央視86版《西游記》中豬八戒的扮演者。2015年榮獲“德藝雙馨終身成就獎”稱號;2018年榮獲“中國金風(fēng)箏國際微電影獎”。
4月的廣州已開啟高溫模式。聽聞“二師兄”要來,廣州購書中心內(nèi)熱鬧非常,分享會現(xiàn)場早早便座無虛席。
當(dāng)74歲的馬德華走上臺時,雖然沒有化妝,但他標(biāo)志性的聲音和體態(tài),依然能讓臺下的觀眾們一秒“入戲”,捧腹大笑起來。因為在人們心中,早已將馬德華與豬八戒畫上了等號。
“年齡不成問題”
作為演員,能遇上央視86版《西游記》這部經(jīng)典,馬德華是幸運的。
“我最初進(jìn)劇組就像一個小學(xué)生,是在導(dǎo)演和劇組同仁的幫助下才把豬八戒給演好的。當(dāng)時閱歷太少還悟不出什么,我得等我在這條道路上再走遠(yuǎn)一些才能跟大家分享經(jīng)驗。”馬德華說。
此后,他嘗試了不同的影視角色,也重拾了戲曲這門“老本行”,但無論他去到哪,從事何種表演,始終是籠罩在“八戒”的光環(huán)之下。
年歲漸長,馬德華才慢慢釋懷,尤其是他看到了身邊很多資深的演員一輩子認(rèn)認(rèn)真真地都在演小角色,甘當(dāng)“綠葉”,這讓他意識到,自己就算一輩子只演好了豬八戒這個角色,也不見得是一件壞事。“如果說我一生只擅長做一件事,那我將其堅持下去,做到極致,觀眾能喜歡,能記得曾經(jīng)有過這樣一個演員,我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呢?”
在分享會現(xiàn)場,馬德華邊說邊手舞足蹈,幾個出其不意的芭蕾舞動作引來臺下哄堂大笑。原來早在拍《西游記》的時候,馬德華就有跳芭蕾舞的愛好,后來還因此登上過春晚舞臺獲得滿堂喝彩;在沒有拍戲的日子里,他也保持著對生活的好奇,近些年又開始學(xué)習(xí)書法和畫畫。
至于自己這輩子最擅長的“二師兄”,馬德華依然在堅守與探索。他不時會以豬八戒的扮相登上舞臺,并嘗試不一樣的表演內(nèi)容;至于將來,馬德華表示如果還有《西游記》相關(guān)的作品需要他出演,他也將全力以赴。“有人擔(dān)心我年齡大了,但我覺得現(xiàn)在才正是干事的時候,年齡不成問題。”
“曾經(jīng)也有個英雄夢”
馬德華說,自己從小就是一個戲癡。
祖籍山東德州的他,1945年出生于北京。從小家風(fēng)嚴(yán)謹(jǐn),母親為他取名德華,寓意他“厚德載物、才華橫溢”;父親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也知道要把兒子培養(yǎng)成文武雙全的新時代青年,所以馬德華從小就被逼著學(xué)武術(shù),常常是天還沒亮就“聞雞起舞”,練完兩個小時武術(shù)才能吃上早點,然后才去上學(xué)。
馬德華練武后不久,無意中第一次接觸到了戲曲,他被臺上那光彩奪目的戲服、千奇百怪的臉譜深深震撼,此后“一聽見胡琴響就停下不走了”。那時的馬德華常把自己幻想成臺上的關(guān)羽、包公,邊看戲邊做著英雄夢。盡管父親極力反對他學(xué)戲曲,但他心里已經(jīng)將戲曲認(rèn)定為自己喜歡的東西。
在演藝的道路上,馬德華一心想考入當(dāng)時的中國京劇院,但無論他怎么哀求,父親就是不同意,甚至為了怕他偷偷報名還把家中的戶口本藏了起來。最后還是在母親的“幫助”下,馬德華才“偷”出家里的戶口本,順利報了名過了面試關(guān),走上了藝術(shù)生涯。
后來中國京劇院與北方昆曲劇院合并,要調(diào)馬德華去轉(zhuǎn)型學(xué)習(xí)昆曲,他在經(jīng)歷了思想斗爭后說服了自己。來到北昆后,馬德華沒能如愿當(dāng)上武生,被安排演了多個戲份不重的丑角。在那里,他從小夢想自己的戲臺英雄形象被徹底顛覆了。
“我的一位‘昆丑’老師跟我說,德華,這戲臺和世界一樣,沒那么多英雄好漢。咱們雖然演丑角,但這‘丑’不是丑陋,而是詼諧可愛的意思。舞臺上沒有小角色,只要你用心去演,丑角也有他的可愛之處。”馬德華說。
自此以后馬德華豁然開朗,學(xué)會了在戲臺上演小人物,每次都把包袱抖得格外響,觀眾們都因這個年輕的丑角而哈哈大笑。好奇心極強的他開始觸類旁通,愿意接觸更多的劇種,遇到語言不通的戲劇他也能津津有味地看上好幾遍,悟出其中奧妙。他不再抱怨生活際遇,懂得了隨遇而安。
因“豬八戒”角色轉(zhuǎn)變?nèi)松?/p>
遇見央視86版《西游記》,馬德華認(rèn)為這是自己生命中最閃亮的一段旅程。
1982年,北方昆曲劇院決定排演《孫悟空大鬧芭蕉洞》,劇中的丑角莫過于豬八戒了,劇院自然想到了馬德華。彼時的馬德華已經(jīng)在“昆丑”的道路上頗有造詣,不再滿足于讓角色只會出丑耍滑稽,他觀摩了很多老前輩的演出資料,并從恩師郝鳴超那里得到指點——戲里的人物不能演臟了。
因為飾演“豬八戒”,馬德華迎來了人生的重大轉(zhuǎn)折點。同年恰逢電視劇《西游記》劇組招演員,同事們都建議他去試一試。交了報名材料后,馬德華在面試現(xiàn)場,遇到了自己一生的“伯樂”楊潔導(dǎo)演。楊潔導(dǎo)演對于馬德華的戲劇表演早有耳聞,她讓馬德華在現(xiàn)場給大家來一段,但要求讓馬德華放下戲臺上的套路。“我琢磨了一下,導(dǎo)演既然想要戲曲演員來演這個角色,又不要那些程式化的動作,那就是要讓我按生活化的方式來演豬八戒。” 馬德華現(xiàn)編了幾句既像戲詞,又不是戲詞的臺詞,忐忑不安地演了一個“生活化”的豬八戒,把導(dǎo)演給看樂了。
拍電視劇與戲曲不同,化妝上更要下工夫,為了能將角色演活,導(dǎo)演提出豬八戒必須擬人化、要可愛。經(jīng)過化妝師一番苦心設(shè)計,用硫化乳膠做出了“豬面”、做出了“肚子”,這才有了后來那個“肥頭大耳肚子圓”的豬八戒。這個造型陪伴馬德華走過了整整六年的“取經(jīng)路”,也影響了他一生。
拍攝經(jīng)歷“九九八十一難”
在六年的拍攝中,馬德華每個夏天都特別難熬,戴上“肚子”的他如同在身上裹了幾層厚棉被,身上的汗都無處蒸發(fā),他的“肚子”還因此一度發(fā)霉;更難受的是臉上的汗珠,由于膠水把面具牢牢鎖在了臉上,額頭上的汗珠只能順著流到他眼睛里,鼻子上的汗則流到他嘴里,“當(dāng)時嘴里都是汗水混著乳膠的那種又苦又澀的味道。”
到了中午的飯點,由于戲沒拍完不能拆面具,吃不了飯的馬德華只能與“猴哥”一起挨餓,盼著劇組其他人趕緊吃完飯繼續(xù)開拍。“所以在我們劇組里大家吃飯都跟打仗似的,很快就解決一餐。”
央視86版《西游記》最終成為幾代人心目中的經(jīng)典。作為“二師兄”的馬德華吃的苦更多——吊鋼絲“飛行”的時候掉落摔傷、在江中撈經(jīng)書的時候差點被水流沖走、拍打戲的時候后腦勺被錘子砸傷、被“小白龍”誤踢到骨裂……再加上劇組長年奔波在全國各地拍攝,路上遇到的種種突發(fā)情況,馬德華可謂真的經(jīng)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的磨煉。
如今馬德華對于這段歲月卻滿是感激,當(dāng)時整個劇組到后面都有這種認(rèn)識,常提到的一句話就是“痛并快樂著”。
他回憶說,劇組有一個“習(xí)慣”:不管每天的工作量多大,拍了多長時間,收工回到駐地后,所有人都顧不得卸妝,全部集合到某一個房間里看當(dāng)天的回放。“那種感覺是最幸福的。”
“豬八戒不完美卻接地氣”
馬德華說,豬八戒這個角色是他的“福星”。
剛接到這個“又丑、又懶、又好色”的角色時,他的第一反應(yīng)也是討厭的。
但恩師的教誨讓他懂得,演員的天職就是要“演什么像什么”,不管喜不喜歡,一旦角色交到手上,就要去深入了解。
豬八戒原本是天庭的天蓬元帥,因為貪杯犯錯被打入凡塵誤投了豬胎,才有了這么一個“豬頭人身”的形象。馬德華既要兼顧這個角色身上具備的“神”“人”“豬”等特征,還要把豬八戒身上的缺點都展現(xiàn)出來;而導(dǎo)演組的要求是要讓這個角色可愛,所以馬德華還不能把豬八戒的“色”詮釋成低俗,反而是要把角色的格調(diào)給升上去,這才有了劇中風(fēng)流倜儻的天蓬元帥,以及“有色心沒色膽”的豬八戒。
“如果說唐僧代表的是精神,孫悟空代表的是力量,那豬八戒代表的就是欲望,而我就是要去把他那些不好的欲望給遏制住。”馬德華說。
馬德華認(rèn)為,豬八戒的身上其實有著每個普通人的影子,正是因為大家在他的身上看到了種種的不完美,看到了他的好吃懶做、拖延癥、好逸惡勞、在情感和事業(yè)上的糾結(jié),才讓更多的人喜歡上了這個角色。
“豬八戒這個角色其實不笨,表面上看呆頭呆腦,但實際上很有自知之明;他對師傅忠心耿耿,嘴上很多次喊著要分家,但一次都沒真正分開過;表面上看不起孫悟空,但他心里知道,只有大師兄才能消滅妖怪;他看上去貪吃,實際上他只是能吃,有啥吃啥,從不挑肥揀瘦。”
說起豬八戒的美德,馬德華如數(shù)家珍,在他心里,豬八戒就是一個非常接地氣而又充滿正能量的形象。
對話馬德華:
看《西游記》重播總有新體會
廣州日報:您對廣州這座城市的印象如何?
馬德華:我16歲那年已經(jīng)跟隨戲劇團來過廣州演出,當(dāng)時就深深愛上了這座城市,前前后后也來過無數(shù)次了。我記得那是我頭一回坐火車能直接坐到城里頭來,以前全中國就沒有這樣的火車站,那時候一進(jìn)城就感覺到處都是鮮花怒放,我心里頭就特別舒服,還沒下火車就打開車窗聞花香了。在廣州演出的時候我天天能聞到花香,特別有享受,唯一讓我感覺緊張就是這里蚊子多,你就算躲在蚊帳里,只要靠著蚊帳它都能把你叮上。
廣州日報:您從豬八戒身上學(xué)到了什么?
馬德華:很多,比如知足常樂,遇到困難能看得開,但最重要的還是學(xué)會了感恩。你看豬八戒雖然表面上看不起孫悟空,但他知道是孫悟空把他帶到了師傅門下,這一點雖然通篇沒有表現(xiàn)出來,但實際上那種感恩之情是存在的,就算他經(jīng)常瞎起哄,在師傅面前打小報告,但真到唐僧給孫悟空念緊箍咒了,他又不忍心,開始幫大師兄求情。所以他內(nèi)心很善良、重感情。
廣州日報:央視86版《西游記》每年都重播,您會去看嗎?有沒有什么新的體會?
馬德華:大家都在看重播的時候我也會看,也會發(fā)現(xiàn)一些當(dāng)年的不足,比如豬八戒最早在遇到高小姐的時候是變成正常人的,但我那時候的表演方法還是像豬八戒,就不像一個正常人跟女孩子相處的那種感覺,會覺得有些許的遺憾,但影視本來就是一種遺憾藝術(shù)。反復(fù)地看重播確實也能感悟到一些新的東西。
廣州日報:聽說您有計劃塑造一個不一樣的八戒?
馬德華:我覺得豬八戒這個人物可塑性極強,他就是一個老百姓,普通人身上的缺點毛病他都有。你說他好吧,他又愛貪小便宜,但他也確實具備一些優(yōu)點和美德,就是這么一個矛盾體,所以我覺得這個角色可發(fā)掘的空間還很大,之前一直也想做這個事情。
廣州日報:您74歲高齡了還如此活力四射,有何保養(yǎng)秘訣?
馬德華:其實沒什么秘訣,就是保持一顆童心。很多事情我不太去琢磨,我嫌太累了,就像八戒一樣,笑對人生就好。(蔡凌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