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唳華亭》:禮制美營造高級感
近年來,打造禮制之美,逐漸成為古裝影視劇的另類華彩篇章。“雙十一”深夜在優(yōu)酷低調開播的《鶴唳華亭》中,從服化道等器物,到人物舉手投足的儀軌,再到推動劇情走向的心理內核,“禮”成為貫穿《鶴唳華亭》的一條線索,構筑了全劇的文化張力和戲劇張力。
“禮”是這部古裝劇精神內核的外化。劇集開篇,齊王蕭定棠設計構陷太子蕭定權,前3集中,劇情一再反轉,蕭定權頂著正值盛年父皇的猜忌,被逼到絕境才亮出底牌反戈一擊,讓心虛的齊王最終自露馬腳。這一幕,有劇迷看得手心出汗,也有人覺得劇情存在“為了反轉而反轉”的刻意。其實這樣的劇情安排不單是為了懸疑的戲劇化效果,也符合蕭定權在“君臣父子”規(guī)則下,既要和命運抗爭,又極度渴望父愛的人物內在邏輯,更讓觀眾看到“鶴,實為猛禽,可以搏鷹”的人物寓意。
導演楊文軍介紹,《鶴唳華亭》全劇禮制都是仿五代和宋朝的規(guī)制。全劇組上下對宋禮進行了多方面的考據(jù)、挖掘與還原,努力營造出以淡雅、低調和精致為主要特征的宋代美學。這種美學呈現(xiàn)在劇中各個細節(jié)處,袍、冠、帶、褙子、靴履,乃至紋樣與配飾,既沿襲著宋代“簡潔、素雅、精致”的服飾審美,也忠實于人物的身份與性格特質。
與一些古裝劇披著古裝皮做現(xiàn)代劇不同,選擇落地宋代禮制的《鶴唳華亭》沒有將復古停留在還原服飾儀軌的淺層次,而是將宋禮精髓深入滲透到劇情中。隱忍是《鶴唳華亭》的開篇基調,劇集以禮制營造出克己復禮的整體氛圍,輔助構建了劇中以含蓄、克制、隱而不發(fā)為調性的君臣、父子、師徒乃至情侶等多重情感關系。皇帝與太子,是一對互相揣測、提防的君臣,也是一對想親近而不得其法的父子。盧尚書與太子,是一對亦師亦父的師徒,也是一對囿于名分而無法親近的君臣。太子與陸文昔,是一對堅定的同盟,也是一對愛而不得的情侶。
這些復雜到近似扭曲、隱忍而不得抒發(fā)的情感關系表達,正是守制而克己的人們,在特定情境下合乎情理的進展與爆發(fā)。蕭定權得不到父愛,將一腔赤子情移情在師父盧世瑜身上,可在他最痛苦的時候,盧世瑜仍恪守君臣之禮,拒絕他不合身份的親近。因為大儒盧世瑜擁護的,不僅僅是他嘔心瀝血教育與輔佐的儲君,更是儒家士大夫階層心中的“正道”,儒家精神也是劇中正面陣營的精神追求。沒有禮制在全劇深入的滲透,這樣的行為與心理便無法成立。蕭定權與陸文昔兩情相悅,卻恪守禮制,對話也要隔著屏風。“立必端直,處必廉方”,這一道屏風成為儒家道德倫理的象征。如此愛而不得,也讓兩人的情感更能打動人心。此外,宋禮之細節(jié),在劇中也承擔著立人、敘事乃至詠志的功用。比如化用瘦金體設計的蕭定權專屬字體,暗含他“小怯大勇”的人設。
這種對禮制在不同層面上的追尋與還原,可以幫助觀眾建立對故事背景與場景的信任,也讓人更容易理解劇情走向與人物行為邏輯,而禮制之美也為整部劇集營造出了獨特的高級感。 (邱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