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家而戰(zhàn)》:美式成功學
摔角在美國是一項狂熱運動,摔角聯盟WWE與NBA、NFL齊名,是全美三大盛會級體育節(jié)目之一,然而也僅限于美國以及日本、墨西哥等少數地區(qū)。
《為家而戰(zhàn)》以英國最年輕的摔角女王佩奇的故事為底色,講了這位生于怪咖之家的九零后冠軍的奇襲路。在摔角運動不被認可的英國,佩奇偏偏生于一個摔角世家,不僅老爸老媽經營著一個摔角館,連她兩個哥哥也以成為WWE職業(yè)摔角手為志。本無心摔角的她,因為13歲時一次臨時替補上場,從此欲罷不能。
摔跤和摔角一字之差,其實是兩種氣質迥異的運動。摔跤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競技體育運動,源頭可上溯到古希臘神話,公元前776年古奧運會誕生,摔跤便是比賽項目之一。摔跤在希臘歷史上的風行,一如我們古時文人雅士舞文弄墨,希臘歷史上有許多哲學家、詩人都是摔跤名將,比如柏拉圖。相比之下,起源于法國、盛行于美國的摔角不過風行百年,和所有競技體育的不確定性不同,摔角運動是有劇本的,選手的博弈都是劇情設定的結果,而觀眾欣然接受。
雖說摔角運動“假打”,但并不代表摔角手們無須運動員那般努力,他們不僅需要強健的體魄,還需要有花樣翻新的專業(yè)技能,以及日常與對手(搭檔)們的勤學苦練,一個動作的失誤便可能萬劫不復,故與其他競技體育一樣,摔角手往往飽受機遇與傷病困擾。正因為如此,這個講述英國新晉摔角女王出位的故事和《摔跤吧!爸爸》類似,都有其青春勵志的一面。
摔角與摔跤另一大不同,在于摔角表演的娛樂性遠勝于摔跤運動的嚴肅性。摔角聯盟會根據流行風向,在全球范圍內遴選潛質和特質兼具的選手進行特訓,只有極少數出類拔萃者會獲得聯盟為其量身定制劇本,成為業(yè)界翹楚,佩奇就是其中之一。由于摔角運動的表演性和娛樂性,讓這個故事可以披上喜劇的色彩,導演甚至還大膽地拿強森和范·迪塞爾似是而非的水火不容來惡搞。
《為家而戰(zhàn)》高擎“美國版《摔跤吧!爸爸》”大旗,除了皆由體育運動真人真事改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有強森與阿米爾汗對位。相比阿米爾汗飾演的摔跤老爸,“巨石”強森乃美國職業(yè)摔角手出身,是不折不扣本色出演。可惜的是,“巨石”僅僅客串了兩場戲,并沒有重現他在摔角舞臺上的風采。道恩·強森“巨石”之名的由來,正是他當年叱咤摔壇的江湖稱號,他甚至在憑借《木乃伊歸來》和《蝎子王》跳槽影視圈十年后的2011年,還曾重返摔角狂熱大賽的擂臺。和“巨石”強森一樣出自摔角聯盟的演員還不少,《銀河護衛(wèi)隊》的“毀滅者”巴蒂斯坦以及《大黃蜂》的約翰·塞納都是翹楚。
作為一個傳記電影,《為家而戰(zhàn)》劇情清湯寡水,且有令人存疑的地方。比如本色出演的“巨石”強森在片中司職佩奇的人生導師,其實九零后佩奇走上她的成長路時,“巨石”早已跳槽電影圈并野蠻生長,沒有消息顯示,佩奇是由強森打造和發(fā)掘。作為真人真事的改編,不能因為“巨石”強森出任了制片人,或為了電影營銷,就不顧事實隨意加戲。好萊塢雖說盛產高水準的真人真事改編故事,比如上屆奧斯卡大贏家《波西米亞狂想曲》《綠皮書》等,然而有些傳記改編,當喜劇看就可以了,千萬不必較真。
影片最難以忍受的地方是它的美式成功學。中文譯名“為家而戰(zhàn)”,片中卻看不到佩奇為家而戰(zhàn)的內驅。故事一度把兄妹二人的離間作為核心戲劇沖突——海選中哥哥落選妹妹入圍,哥哥便覺得妹妹奪走了他的人生,于是無法面對,邏輯非常低幼。佩奇兩個哥哥落選后的排泄方式都是干架,一個鋃鐺入獄,一個險些步其后塵,通往美國WWE的海選,成了他們“高考人生”的“黑七月”。不堪重壓的佩奇在聯盟訓練中一度打退堂鼓,家長的態(tài)度就好比仰視已入名校的“天之驕子”,一味灌輸為了這個家你不能如何如何,絲毫不關心佩奇承受的壓力。故事的最后,佩奇用一個冠軍絕殺了不痛不癢的“家庭矛盾”,“成功”淹沒了一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