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味人間2》吃遍全球 陳曉卿:食物是最好信使
由稻來傳媒制作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6月14日正式收官,團隊的城市美食紀錄片《尋味東莞》也將于6月21日晚播出。
從晚春到初夏,《風味人間》第2季正如總導演陳曉卿所說的“用筷子吃遍全世界”,稻來紀錄片實驗室走遍全球,記錄下五大洲、25個國家和地區(qū),超過300種的各地風味美食,記錄下了食物與人在地理、人文、生活方式不同的情況下所產生的奇妙聯(lián)系。
《風味人間》第2季出現(xiàn)了超過300種世界美食,其中有美食冒險,比如風味復雜的日式燒鳥、提燈,賞期限定的墨西哥螞蟻蛋;也有日常美味,比如肥潤豐厚的江油肥腸,北京涮羊肉的最佳伴侶芝麻醬;還有四川壩壩宴的甜燒白、以色列家庭餐桌上的胡姆斯醬等充滿儀式感的生活美食。
雞肉在韓國母子手里是可以研究出無數(shù)新品的炸雞,而東北老夫妻則用它給放假回家的孫女烹制她最愛的小野雞燉蘑菇;沙茶醬成就了泰國的街頭小吃沙茶肉串,而在福建落地生根后,也成就了開沙茶小吃店的老夫婦一輩子的鄉(xiāng)愁。
除了介紹美食,《風味人間》第2季也用食物將中國與世界緊密連接在一起,這份世界格局也是首次出現(xiàn)在美食紀錄片中,總導演李勇表示:“我們用中國人的視角看世界的食物,也努力從全世界的高度反觀中國的食物。”
從南美洲的秘魯土豆,北美洲的墨西哥魔力醬,亞洲的韓國醬蟹,到歐洲的法國布雷斯雞,非洲的摩洛哥羊雜,《風味人間》第2季的美食種類橫跨五大洲,不只是選題和拍攝遍布世界,自開播以來,節(jié)目已經陸續(xù)在馬來西亞、韓國等多地發(fā)行。
《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曾說過:“世界上很多東西都變得越來越一樣,除了方言和吃。”他希望通過展現(xiàn)世界不同緯度人群的美食智慧,來記錄一方水土的文化傳承和信念根基。
《風味人間》第2季里,與美食一同出現(xiàn)的,還有那些讓人記憶深刻的人和故事。總導演李勇表示:“不管中國還是國外,面對食物,大家都是有喜怒哀樂的、活生生的人。”每一個食物都有秘密,就像每一個人都有性格。這些普通人不僅傳遞著人間的溫情滋味,更是文化傳承者和傳播者,體現(xiàn)出美食背后世界各地豐富的歷史文化和人們不同的生存、思維方式。
在“醬料四海談”中出現(xiàn)過的種植山葵的日本朋友,在拍攝之后,給導演組寄來手寫信,表示自己被攝制組的認真敬業(yè)所打動,很期待節(jié)目的播出;學做巴克拉瓦的土耳其小哥和韓國炸雞店母子,也發(fā)來視頻表達了拍攝過程中收獲的感動和喜悅。
紀錄片的拍攝總是伴隨未知和遺憾。因為疫情,《風味人間》第2季的部分制作工作只能轉為線上,而原本計劃的云南蔗糖煉制,年節(jié)臘味制作盛況的拍攝也沒能實現(xiàn)。對此陳曉卿頗為感慨,“疫情下的制作不容易,讓人愈發(fā)珍惜片中的擁抱。”
為了拍攝捕撈帝王蟹的情景,《風味人間》第2季攝制組在挪威的極夜登上捕蟹的漁船,總導演李勇回憶:“7個人的攝影團隊有6個人有暈船反應,當時溫度在零下20度,如果掉到海里,存活的時間只有2分鐘。”為了取得最好的拍攝效果,攝像師甚至直接站上了船艙頭,而他的舉動把挪威船長嚇出了冷汗;為了捕捉臺灣漁民采收飛魚卵的畫面,攝制組在原地等了一個多月,結果因為氣候反常,大量的魚群并沒出現(xiàn)。
懷抱著“對世界的敬畏,對食物的崇敬,對勞動的感恩”,陳曉卿帶領的稻來團隊三年間從來沒有停止探尋的腳步,他們秉承著對于紀錄片的熱忱與初心,用真實的視角記錄著世界的異曲同工與南轅北轍。《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介紹道:“食物是傳遞感情的最好信使,從食物里可以看到人對生活的熱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