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藝官宣新戲 英達:沒讓觀眾笑,就證明沒排好
最地道的葡萄干要借著風和熱,耗費時間自然風干,才能凝萃那醉人的甜蜜。前天,北京人藝官宣的今年第一部新戲《陽光下的葡萄干》,也是一部經歷幾十年歲月沉淀,終于被搬上人藝舞臺的經典,個中滋味,導演英達最為了解。
拍賣會上邂逅母親手稿
《陽光下的葡萄干》是一部美國經典作品,創(chuàng)作于1947年,首演于1950年,英達的母親、北京人藝演員吳世良1963年將該劇翻譯成中文。1963年,英達剛剛3歲,他并不知道母親曾翻譯過這部作品,只知道那時候母親總喜歡坐在書桌前翻譯作品。重新邂逅這部作品,是去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一位《我愛我家》的“鐵粉”在上海一個拍賣會的預展上看到了這部作品的手稿,并告知英達。
為了以更合適的價格拍下手稿,英達本人并沒有出現(xiàn),而是由朋友委托沒見過面的朋友去和拍賣方聯(lián)系。雖然沒見過那位在上海幫忙競拍的朋友,也有人提示他匯款應該謹慎,但英達勢在必得,還是冒險把錢匯給素昧平生的陌生人,最終成功拍得手稿。
拿到手稿后,英達上午與人民文學出版社聯(lián)系出版事宜,下午就來到人藝商量將這部作品搬上舞臺。據(jù)悉,這部作品9月1日首演之際,圖書也將同時出版上市,讓這枚“葡萄干”多維呈現(xiàn)。“母親是北京人藝的演員,她也一定希望把這部作品搬上人藝的舞臺,就由我來替她完成心愿。”
劇情格外貼合今天生活
大家熟知的英達是著名情景喜劇導演,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其實也是北京人藝的導演。1987年,他在為北京人藝執(zhí)導話劇《縱火犯》之后調入劇院,遺憾的是三十多年時間里,因為各種原因他再沒有一部大戲在這里演出,直到此次偶遇“葡萄干”。今年5月,英達正式從北京人藝退休,總算是在退休前執(zhí)導了自己在人藝的第一部大劇場作品。
這部戲講述了一個美國黑人貧民家庭在獲取了保險金突然能夠改變生存境遇后,所面臨的因改變而帶來的掙扎與選擇,以及他們用信心和夢想面對未來的故事。雖然遲到了這么多年,但英達認為,因為劇中美國的情況與當時的中國大不一樣,并不是上演該劇最好的時機,“如果當初沒有耽擱,由我父親那輩演員演了這出戲,他們不一定能夠理解這部作品,只能硬演,可能觀眾也很難理解。”他說,當時因為對美國情況了解有限,母親把摩天輪翻譯成“螺旋車”,“里面提到的超級市場,大家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東西。”現(xiàn)在排練該劇時,他總是一邊排練一邊吃驚地發(fā)現(xiàn),劇中的情況和今天中國人的生活格外貼合。
該劇由王茜華、金漢、徐菁遙、徐岑子、張福元等人藝優(yōu)秀演員主演。因為遭遇疫情,劇組從1月份建組到現(xiàn)在已經整整7個月,但是線下排練時間只有1個月,時間不可謂不緊張。不過從現(xiàn)場呈現(xiàn)的片段來看,演員們都非常努力地去達到導演的要求。劇中故事發(fā)生在一個黑人家庭,但英達認為膚色和語言都并不重要,“我們如果只給觀眾展示黑人的外表、生活習慣,那是沒有意義的,觀眾也不感興趣,還是要去尋找人性共鳴的東西,要是讓觀眾忘了這是發(fā)生在遙遠的芝加哥的故事,覺得劇中人說出了自己的心里話,那我們就成功了。”
他認為,這部戲相當于《推銷員之死》的“續(xù)集”,講述一個貧困家庭拿到大筆金錢后,會發(fā)生什么樣的故事,這其中呈現(xiàn)出的人性是永不過時的。劇中人對錢的態(tài)度,和所有人群都很貼合,和我們今天的生活也非常貼近。
不浪費劇中每一個包袱
情景喜劇導演是英達身上最顯著的標簽,他排的戲也難免帶著喜劇的影子。他說,其實這部作品就是一部喜劇,自己會發(fā)掘其中的喜劇元素,盡量不浪費劇中的包袱,“英達導一部戲,最后沒讓觀眾笑,就證明沒排好”。至于他的話劇作品會不會有情景喜劇的元素,他認為這兩種藝術形式在他的作品中是彼此成就,“我導情景喜劇時會向話劇借力,而執(zhí)導話劇時又會有情景喜劇的影子。”
英達透露,自己曾在兩年前因“腦梗”住院,所幸恢復得比較好,才能執(zhí)導這部作品。可以看得出來,他對這部作品非常看重,雖然嗓子不太好,精神狀態(tài)大不如前,身體也很疲憊,但在現(xiàn)場依然和媒體侃侃而談,盡自己最大能力為這出戲擴大影響,“到時候你們會看到這部戲把我的腦袋印在了海報上,這是北京人藝從沒有過的,焦菊隱導演也沒有。沒辦法,只要能給這個戲擴大影響,放就放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