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余姚泗門
家風家訓潤古鎮(zhèn)
深秋的小雨淅淅瀝瀝,給寧紹平原上的余姚泗門古鎮(zhèn)蒙上一層薄霧,這座有著800多年歷史的江南古鎮(zhèn)顯得靜謐而古樸。
泗門古稱第四門,在其西南原有汝仇湖,水面達10萬畝,汝仇湖堤東開四門以便放水灌溉,四水為泗,故稱泗門。歷史上,王陽明、黃宗羲等名人學士與泗門結(jié)下不解之緣,黃宗羲更留下了“不妨長作四門人”的詩句,泗門因此有“名邦之源”“閣老故里”的美譽。
明清時期,泗門名人輩出,最著名的就是狀元謝遷。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謝遷入閣參政,與李東陽、劉健同輔朝政,時稱“天下三賢相”,他還與晉太傅謝安、宋太傅謝深甫并稱“古今三太傅”。
謝遷官居大學士成了閣老,在家鄉(xiāng)修建了閣老府。據(jù)《四門謝氏二房譜》記載,閣老府占地40畝,有葆光堂等許多建筑,可惜都毀于明嘉靖年間的倭寇之手。
閣老府西南側(cè)有一組清代建筑群,坐北朝南,圍墻聳立,為三進三縱結(jié)構(gòu),這里就是清代浙東地區(qū)聲名顯赫的成之莊。當時,成之莊養(yǎng)有護莊兵,驍勇善戰(zhàn),正門曾掛有朝廷御賜的“世襲騎都尉”匾。
出成之莊后門,有一排三間一弄的小平房,這就是知止齋,為清康熙年間四川龍安知府謝薇居所建,距今有300多年歷史。
謝薇居是謝遷的七世孫,為官40多載,回到故里修建了知止齋,收回狀元樓加以修葺,并重輯了謝遷的《歸田稿》,請黃宗羲、于成龍等名人為序。知止齋東鄰謝遷祖父謝瑩的宅第——大學士第,這里也是謝遷幼年生養(yǎng)的地方,距今有500多年歷史。大學士第坐北朝南,前后兩進,東西有側(cè)屋,頭門橫額南北都有陽刻的“大學士第”四個大字,筆力剛勁有力。
出大學士第后門就是狀元樓,這是一幢三間兩弄磚木結(jié)構(gòu)的明代建筑,中間有一穿堂間,木柱、橫梁、樓板等木結(jié)構(gòu)呈深黑色,樓檐轉(zhuǎn)角往上翹著,當?shù)厝朔Q為“五岳朝天”。狀元樓是謝遷幼年讀書的地方,也有500多年歷史。狀元樓西有一個池塘,是謝遷當年讀書洗毛筆的地方,故稱洗硯池。
明嘉靖年間,地方官府將謝深甫六世孫謝長二的事跡上奏朝廷,明世宗下旨賜泗門為“淳厚里”。清朝晚期,謝氏創(chuàng)辦了不少義莊、學校,惠及對象從同姓同族擴大至外姓外族,因此謝氏在余姚一帶有較好的口碑。謝遷的祖父謝瑩還將“淳厚”這一家風細化為家訓二十四條以及起家之由十七條、敗家之由十七條,從正反兩個方面規(guī)定子孫什么可以做、什么絕對不能做。
泗門古鎮(zhèn)還有許多古跡,謝氏始祖祠堂是寧波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規(guī)格最高的家族祠堂,也是目前全國面積最大的謝氏家族祠堂。走進祠堂,一塊塊題寫著“狀元”“探花”“會元”“解元”及“東山并秀”“太傅流芳”等字樣的匾額,令人對泗門謝氏輝煌的歷史肅然起敬。
據(jù)《泗門謝氏宗譜》記載,泗門謝氏為炎帝之后,西晉時子孫輾轉(zhuǎn)來到會稽郡始寧縣東山(今屬紹興市上虞區(qū)上浦鎮(zhèn))定居,史稱“東山謝氏”。其中,謝安是歷史上有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他40多歲時東山再起,以少勝多,取得淝水大捷。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明清時期,泗門謝氏得貢生以上功名者50余人,120余人被授予各類官職。如今,泗門謝氏已繁衍到二十八世,人口數(shù)以萬計,足跡遍布五洲四海。
這座浙東古鎮(zhèn)是古老的,有著800多年建鎮(zhèn)歷史;它也是嶄新的,走進泗門鎮(zhèn)海南村,村民家門口掛著的一塊塊家風家訓牌格外引人注目,“百善孝為先,常存仁善心”“人和方可親,家和萬事興”“吃不窮,穿不窮,人不讀書一世窮”“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等,牌子上寫的多數(shù)是每戶村民立身處世、以德持家的警句。
泗門鎮(zhèn)建起家風家訓館,展示以“楊、諸、周、謝”家族為代表的家風家訓以及謝遷直言進諫、謝鐘和執(zhí)政為民、楊子祥高風亮節(jié)等先賢故事;這里還建起浙江省唯一的科舉文化博物館。泗門鎮(zhèn)被列入第六批浙江省歷史文化名鎮(zhèn),吸引著四面八方的游客來此參觀、懷古、學習、交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