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考古大講堂》第四季第八期
中烏聯(lián)合考古,追尋“天馬行空”的足跡
人民網記者 韋衍行
2024年09月14日11:13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天馬行空”,是人們耳熟能詳?shù)某烧Z。在《史記·大宛列傳》中,記載了“天馬”的故鄉(xiāng)“大宛”:“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漢正西,去漢可萬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麥。有蒲陶酒。多善馬,馬汗血,其先天馬子也。”一般認為,大宛就在今天烏茲別克斯坦的費爾干納盆地一帶。
9月14日,由國家文物局、人民網聯(lián)合出品,國家文物局新聞中心、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人民網文娛攝制的《中國考古大講堂》第四季第八期上線。本期節(jié)目的主講嘉賓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烏茲別克斯坦聯(lián)合考古隊中方領隊朱巖石,為我們講述烏茲別克斯坦明鐵佩古城的考古發(fā)掘與收獲。
費爾干納盆地內的古城遺址有20余處,規(guī)模不等、形制不一,時代跨度大、文化面貌多樣,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其中,位于盆地南緣的明鐵佩古城,地面上可見長方形城圈,東西寬約500米,南北長約800米,城墻上附設有巨大馬面,城內還有多處高大夯土臺基。
自2012年起,中烏聯(lián)合考古隊先后8次對明鐵佩古城遺址進行考古發(fā)掘工作,是我國目前發(fā)掘規(guī)模最大的涉外考古發(fā)掘項目之一。通過考古勘探發(fā)掘,初步確定了古城遺址的布局,發(fā)現(xiàn)的遺跡與遺物反映出當時大宛王國及費爾干納盆地內城市與中國等展開經貿往來、文化共融發(fā)展的絲路繁榮圖景。
古絲綢之路綿亙千年,成為中國和中亞國家人民共同的文化記憶。此次中烏明鐵佩遺址考古合作項目是中國與烏茲別克斯坦秉承絲路精神深化友好交往的實踐,在探尋大宛國都的漫漫歷程中,譜寫出共建“一帶一路”文化交流、民心相通、文明互鑒的新篇章。
(責編:方經綸、呂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